首页
本草合集
中医经典
抗疫清冠
养生保健
疗养技法
龙凤呈祥
查病理疗
疗养旅游
名医方剂
首页
>>
查病理疗
>>
常见疾病的诊疗144种
>>
查看详情
心悸
2020-05-11 10:07:01
心悸包括惊悸和怔
冲
,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急剧跳动,惊慌不安,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。常伴有气短、胸闷,甚则眩晕、喘促,脉象或迟或数,或节律不齐。惊悸常因情绪激动、惊恐、劳累而发,时发时止,不发时如常人,其证较轻;怔忡则终日自觉心中悸动不安,稍劳尤甚,全身情况较差,病情较重。惊悸日久可发展为怔忡。
《内经》无心悸
(惊悸、怔忡)一类的病证名称,但有关于心悸的临床证候及脉象一些论述。如《素问·举痛论》曰:“惊则心无所倚,神无所归,虑无所定,故气乱矣”《内经》认为心悸的脉象或疾数,或迟缓,或脉律不齐,如《素问·三部九候论》曰:“参伍不调者病。”到了汉代,张仲景在《金匮要略》和《伤寒论》中才正式提出了惊与惊悸的病名,并认为其主要病因为惊扰、水饮、虚劳及汗后受邪等因素,并提出心悸的基本治则及常用方药。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里说:“伤寒脉结代,心动悸,炙甘草汤主之。”他在《金匮要略》中还立“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”篇,对惊悸进行了专门论述。历代医家对心悸的病因、病机和治疗方法不断丰富和发展。如唐·孙思邈在《千金要方·心藏脉论》中提出因虚致悸的认识。宋·严用和《济生方·惊悸怔忡健忘门》分别对惊悸、怔忡的病因病机、病情演变、治法方药等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,认为惊悸为“心虚胆怯所致也”,可选用温胆汤、远志丸治疗。元·朱丹溪在《丹溪心法》中提出了“责之痰与虚”的理论,以朱砂安神丸治疗。明代医家对惊悸与怔忡的区别及联系作了更为具体的论述。清·王清任对瘀血导致的心悸作了补充。
心悸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病证,又是心系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。根据其临床证候表现西医学中的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,如心动过速、心动过缓、早搏、心房颤动与扑动房室传导阻滞、束支传导阻滞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、预激综合征、心力衰竭。心包炎、心肌炎及某些神经官能症以本病为主要表现者,可参考本节内容辨证论治。
【病因病机】
心悸的发病与体质虚弱、饮食劳倦、七情所伤等因素导致气血阴阳不足或痰饮瘀血阻滞而使心失所养,心脉不畅有关。心悸的病位在心,为本虚标实之证。临床常见的病因病机有如下几类:
(一)心虚胆怯
心虚胆怯的人,突然惊恐,如耳闻巨响、突见异物或登高涉险即心惊动摇
,不能自主,惊悸不已,渐次加剧,稍遇惊恐,即作心悸。
(二)心血不足
由于禀赋不足,久病失养,思虑劳伤,失血过多等原因导致心血亏虚,使心失所养,不能藏神,神不安而志不宁,发为心悸。
(三)心阳不振
大病久病之后,阳气衰弱,不能温养心脉,心失温煦,故心悸不安。
(四)阴虛火旺
久病体虚,或房劳过度,伤及肾阴;或肾水素亏,水不济火,上扰心神,故发心悸。
(五)痰饮内停
由于脾肾阳虚,不能蒸化转输水液,停聚成饮,寒饮上迫,心阳被抑,则致心悸;或火热内郁,煎熬津液而成痰浊,痰火扰心,心神不宁,则发心悸。
(六)心脉瘀阻
由于心阳不振,或痹证日久,外邪侵人,风寒湿邪搏于心脉,心脉痹阻,营血运行不畅,亦引起心悸。
心悸的发病,或由惊恐恼怒,动摇心神,致心神不宁而为惊悸;或因久病体虚,劳累过度,耗伤气血,心神失养,无惊自悸,则谓之怔忡。
心悸的病位主要在心,但其发病与脾、肾、肺、肝四脏功能失调相关。
心悸的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。其本为气血不足,阴阳亏损,致心神失养;其标为气潘、血瘀、痰浊、水饮等扰动心神,临床多为虚实夹杂。
心悸的病机转化主要与脏腑气血阴阳亏虚的程度有关,病变后期可出现心阳暴脱,甚则厥脱、抽搐等危候,甚至死亡。
(一)诊断要点
1.明确主症自觉心慌不安,心跳剧烈,不能自主。
2.明辨心悸的虚实兼夹心悸的证候特点为本虚标实。本虚为脏腑虚损,气血阴阳衰少;标实为气滞、血瘀、痰阻、水饮阻塞心脉。心悸气短、神疲乏力、自汗易感冒者属气虚;心悸头晕、面色不华者属血虚;心悸盗汗、口干潮热者属阴虚;心悸胶冷、畏寒气喘者属阳虚;心悸、胁腹胀气为气滞;心悸唇暗,舌有瘀斑,脉结代者为血瘀;心悸体丰,恶心、眩晕者为痰阻;心悸肢肿面浮、尿少者为水饮。
3.辨惊悸、怔忡之不同惊悸者,常由外因而发,或因惊恐,或因恼怒、或因悲哀,心悸时作时止,病来虽速,但全身情况较好,病情较轻,病势较浅,可自行缓解,不发时如常人;怔忡者,每由内因引起,久病体虚而发,自觉心中惕惕,常持续发作,病米虽,但全身情况较差,病情较重,病势较深,不发时亦可见脏腑虚损症状。惊悸日久不愈,亦可形成怔忡。
4.辨脉象变化
心悸的脉象变化较大,有快、慢及
“参伍不调”之异。脉细数者为心阴不足之征;脉跳动慢见迟脉着,多为心肾阳虚:
其脉
“参伍不
调
”者常为气血
两亏
,阴阳俱虚之候。
(二)鉴别诊断
心悸还需与其他有心胸躁动或胸中不安的病证相鉴别。
1.心痛 心痛患者虽亦表现胸中窒闷不舒,短气,脉结代,但仍以心痛为其主要拍状,多呈心前区或胸骨后刺痛,牵及肩胛两背。临床上有的患者既有心痛,又有心悸,
临
证时应加以注意。
2.奔豚 奔豚发作时,亦觉心胸躁动不安,但发自少腹,上下冲逆;而心悸系心中剧烈跳动,发自于心。
3.卑
惵
卑谍乃心血不足所致,自觉胸中痞塞,不能饮食,如痴如醉,心中常有所怯,喜居暗室,见人而惊避,一般无促、结、代、疾、迟等肽象,是以神志是常为主的疾病,与心悸不难鉴别。
【辨证论治】
心悸由脏腑气血阴阳亏虚,心神失养所致者,治当补益气血,调理阴阳,以求气血调畅,阴平阳秘,脏腑功能恢复正常。心悸由于痰饮、瘀血等邪实所致者,治当化痰涤饮活血化瘀以求邪去正安,心神得宁。因心悸以心中悸动不安为临床主症,故常在补虚及祛邪的基础上,酌情配伍养心安神或镇心安神的方药。
(一)心虚胆怯
[证候]心悸不宁,善惊易恐,坐卧不安。常伴有多梦易醒,食少纳呆,恶闻声响舌苔薄白或如常,脉细略数或细弦。
[分析]心虚则心神失养,神摇不安,故见心悸多梦。胆怯则善惊易恐,故易惊易醒,恶闻声响,坐卧不安。心虚胆怯,脾胃失于健运,故食少纳呆。心虚则脉细略数或细弦。
[治法]镇惊定志,养心安神。
[方药]安神定志丸:茯苓、茯神、远志、人参、石菖蒲、龙齿
临证常以上方加琥珀、磁石、朱砂治疗。若心悸心虚胆怯可加炙甘草;心阴不足加柏子仁、五味子、酸枣仁;若心气不足亦可用四君子汤加味治之。
(二)心脾两虚
[证候]心悸气虚,头晕目眩,面色无华,神疲乏力,纳呆食少,腹胀便溏,少寐多梦,健忘。舌质淡,脉细弱。
[分析]心脾两虚则气血生化不足,血虚不能养心,则致心悸气短。血虚不能荣养头面,故头晕目眩,面色不华。心脾两虚,气血俱亏故神疲乏力。脾失健运则纳呆腹胀。气血不足不养心神,则见少寐多梦、健忘。舌质淡,脉细弱为心脾两虚之象。
[治法]健脾养心,补益气血。
[方药]归脾汤:党参
、
黄芪
、
白术
、
茯神
、
酸枣仁
、
龙眼肉
、
木香
、
炙甘草
、
当归
、
远志
、
生姜
、
大枣
若纳呆腹胀较甚者,加陈皮、神曲、山楂、枳壳;乏力、气短、神疲者加重党参、黄芪、白术、甘草,并少佐肉桂;若心血虚,心气不足而见心动悸、脉结代者,可用炙甘草汤益气养血、滋阴复脉。
(三)心阴亏
虚
[证候]心悸易惊,心烦失眠,口干,五心烦热,盗汗,伴有耳鸣腰酸,头晕目眩。舌红少津,苔少或无苔,脉细数。
[分析]心阴亏虚,心失所养,故心悸易惊。心阴亏虚,心火内生,故致心烦,不寐,五心烦热。虚火逼津液外泄则盗汗。虚火耗津则致口干微热。阴亏于下则见腰酸。虚火抗于上则眩晕耳鸣。舌红少苔,脉细数,为阴虚有热之象。
[治法]滋养阴血,宁心安神。
[方药]天王补心丹:人参
玄参
丹参
茯苓
五味子
远志
桔梗
当归身
天冬
麦冬
柏子仁
酸枣仁
生地
黄
辰砂
本方为阴虚而火不旺者而设。若肾阴亏虚,虚火妄动,遗精腰酸者,可用知柏
地黄丸;若阴虚火旺而见虚烦不寐、口苦咽燥者可改用朱砂安神丸;若阴虚夹有瘀热者,可加赤芍、丹皮等。
(四)心阳不振
[证候]心悸不安,胸闷气短,面色苍白,形寒肢寒。舌淡苔薄,脉虚弱或沉细而无
力。
[分析]久病体虚,损伤心阳,心失温煦,则心悸不安,胸闷气短;鼓动无力,肢体
失于温煦,则形寒肢冷,面色苍白,舌淡,脉象虚弱或沉细无力,均为心阳不足,鼓动无力之征。
[治法]温补心阳,安神定悸
。
[方药]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:桂枝
炙甘草
龙骨
牡蛎
若心阳不足,形寒肢冷者,加黄芪、人参、附子;大汗出者,重用人参、黄芪,加煅龙骨、煅牡蛎或加山萸肉,或用独参汤煎服;兼见水饮内停者,加葶苈子、五加皮、车前子、泽泻;夹有瘀血者,加丹参、赤芍、桃仁、红花;兼见阴伤者,加麦冬、玉竹、五味子。
(五)水饮凌心
[证候]心悸,胸脘痞满,形寒肢冷,渴不欲饮,小便不利,或下肢浮肿,伴眩晕,
恶心呕吐。舌苔白滑,脉弦滑或沉细而滑。
[分析]水饮内停,上凌于心,见心悸。饮邪阻遏,阳气不能达于四肢,故见形寒肢
冷。饮停于中,清阳不升,气机不利,故见眩晕,胸脘痞满。水饮内停,故尿少肢肿,渴不欲饮。饮邪上逆,则恶心呕吐。舌苔白滑,脉弦滑或沉细而滑亦为水饮内停之象。
[治法]温阳化饮,宁心安神。
[方药]苓桂术甘汤:茯苓桂枝白术甘草
恶心呕吐者,加半夏、陈皮、生姜皮;尿少肢肿,加泽泻、猪苓、茯苓、防己、葶苈子、车前子;兼见瘀血者,加当归、川芎、刘寄奴、泽兰;兼见咳喘者,加杏
仁、前胡、枯梗、荸苈子、防己、五加皮;若肾阳虚不能制水而见心悸喘咳,不能平卧,尿少浮肿者,可用真武汤以温阳利水
。
(六)痰火扰心
[证候]心悸,善惊,痰多,胸闷烦躁,失眠多梦,食少泛恶,口干苦,大便秘结,
小便短赤。舌红苔黄腻,脉弦滑。
[分析]痰火上扰于心,则心悸,善惊,烦躁失眠多梦。爽热犯胃,胃气不降,浊阴
上逆,则食少泛恶,口干苦。大便秘结,小便短赤,舌红苔黄腻,脉弦滑均为痰火内郁之征。
[
治
法
]清热化
痰
,宁心安神
。
[方药]黄连温胆汤
:
半夏
陈皮
茯
苓
甘草
枳实
竹茹
黄连
大枣
临证时可加黄芩、山栀、贝母、全瓜菱;若见大便秘结,可加生大黄:心悸较重者,加远志、菖蒲、酸枣仁、生龙骨、生牡、珍珠母、石决明。
(七)心脉瘀阻
[证倾]心悸不安,胸闷不适,心痛时作,痛如针刺,唇甲青紫。舌质紫暗或有瘀斑,脉涩或结代。
[分析]本证可由心阳不振,或阴處血灼,或因痹证发展,致血脉瘀阻,则心失所养,而发心悸。血瘀气滞,心络挛急,不通则心痛、胸闷。唇甲青紫,舌质暗或有紫斑,脉涩为血瘀之象。心脉瘀阻,气血运行失和,故脉律不齐,而见结代脉。
[治法]活血化瘀,理气通络。
[方药]血府逐瘀汤:当归
生地
桃仁
红花
枫壳
赤莓
柴胡
甘
草
桔梗
川芎
牛膝
气滞血瘀者,重用柴胡、枳壳,加香附、郁金、延胡、陈皮;因虚致瘀者,去柴胡、枳壳,加党参、黄芪;心悸明显者,加龙骨、牡蛎、琥珀、磁石。
【预防与调护】
(一)预防要点
1.保持精神愉快,避免情志内伤,尤应防惊恐恼怒。
2.不宜饥饱过度或过食肥甘生冷及辛辣香燥之品,忌烟酒,不宜过饮浓茶。
3.起居有节,劳逸有度。
4.积极治疗外感、胸痹、痹证、痰饮、肺胀、喘证等可能引起心悸的原发病证。
(二)调护要点
1.心悸患者应保持精神乐观,情绪稳定,坚持治疗,坚定信心。
2.轻证患者可作适当体力劳动,以不觉劳累为度,避免剧烈运动;重证患者应卧床
休息,保持一定生活节律。
3.气虚阳虚患者,应避风寒,不宜过食生冷之物,适当参加体育锻炼,以不诱发和
加重心悸为度。阴虚血亏者,应避风热,不过食辛辣香燥之物,调情志,慎房事。水饮凌心者、心脉痹阻者宜卧床休息,低盐低脂饮食。
4.心悸患者应坚持长期药物治疗,症状缓解,应巩固治疗一段时间。
5.及早发现变证、坏病先兆症状,作好急救准备。
上一篇:
144种常见疾病名录
下一篇:
心痛
点击免费电话咨询:15273184988
联系我们-福布斯在线客服电话19048888882 湘ICP备19002683号-1
电话:0731-84425552 电话:15387483147
手机:15273184988
地址:凤亭社区网船班小区(长沙市开福区)
技术支持:
智优营家
首页
一键拨号
联系我们
在线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