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本草合集
中医经典
抗疫清冠
养生保健
疗养技法
龙凤呈祥
查病理疗
疗养旅游
名医方剂
首页
>>
中医经典
>>
金匮要略
>>
查看详情
奔豚气病脉证并治第八
2020-05-06 12:10:17
奔豚气病脉证并治第八
1.师曰:病有奔豚,有吐脓,有惊怖①,有火邪②,此四部病,
皆从惊发得之。师日:奔豚病,从少腹起,上冲咽喉,发作欲死,复
还止,皆从惊恐得之。
2.奔豚,气上冲胸,腹痛,往来寒热,奔豚汤主之。
奔豚汤方
甘草 芎劳 当归各二两 半夏四两 黄芩二两 生葛五两 芍药二
两 生姜四两 甘李根白皮
-升
上九味,以水二斗,煮取五升,温服一升,日三夜一服。
【点评】 《金匮要略》 奔豚病是一种发作性疾病, 奔豚汤为治
疗奔豚气之代表方。
“奔豚”之名始见于《灵枢·邪气脏腑病形》:
“肾脉急甚为骨巅疾,微急为沉厥奔豚,足不收,不得前后。”
《难经
·五十六难》亦有奔豚之名:“肾之积名曰奔豚,发于少
腹,上至心下,若豚状,或上或无时。久不已,令人喘逆,骨
痿,气。
”虽然均称“奔豚”,但三者不是同一疾病,以往许多
医籍将其相提并论,混为一谈,值得讨论。
《灵枢
·邪气脏腑病形》 指奔豚发于少阴肾经, 表现为肾脉
急,足活动迟缓不利。《难经
·五十六难》提出“肾之积名曰奔
豚
”,肾积奔豚重在“积”字,《难经
·五十五难》说:“积者,阴
气也,其始发有常处,其痛不离其部,上下有所终始,左右有所
穷处。”
作为五积之一的肾积奔豚,除了像《难经》所描绘的其他
四脏之积一样,在腹部可以摸到积块外,还具有奔豚的症状。可
见,以上所论奔豚,属于厥逆、积聚类疾病,与《金匮要略》奔
豚气病名同而实异。
---------------
①惊怖:指因遭受外界突然刺激或内心惧怕而出现卧起不安、心悸的病症。
②火邪:泛指误用烧针、艾灸、火熏等方法所引起的病变。
《金匮要略》描述奔豚气病的症状特征是:
“奔豚病,从少腹
起,上冲咽喉,发作欲死,复还止,皆从惊恐得之。
”从经文所
述,可知奔豚气病是一种发作性疾病,发作时自觉有气从少腹
起,上冲至胸或咽喉,此时患者痛苦万分,不堪忍受。但随着上
冲之气返回于下,其痛苦便消失而恢复如常人。该病的病因是
“从惊恐得之”,此处“惊恐”,推而广之可包括“七情”因素。
《诸病源候论
·气病·奔豚气候》也认为“奔豚气”总为情志所伤,
将奔豚气候分为惊恐奔豚、忧思奔豚。并指出:
“若心中涌涌,
如事所惊,如人所恐,五脏不定,食饮辄呕,气满胸中,狂痴不
定,妄见妄言,此惊恐奔豚之状。
”“若气满支心,心下闷乱,不
欲闻人声,休作有时,乍疾乍极,吸吸短气,手足厥逆,内烦结
痛,温温欲呕,此忧思奔豚之状。
”两证前者属惊恐伤心,故见心
中涌涌,狂妄不定;后者忧思伤脾,故见气满支心,结痛欲呕。
情志所伤,伤神动气,动则诸症悉见,静则疾候稍平,一若奔豚
气病有
“乍乍极”之特点。
本方证是肝郁化热之奔豚气,治宜下气降逆,清热调肝。方
中甘李根白皮,即李树的根皮,为主药。《名医别录》谓
“李根皮
大寒,主消渴,止心烦逆,奔豚气。
”助以黄芩苦寒清热,则降逆
下气之力更强;生姜、半夏降逆下气;生葛与黄芩为伍,可清肝
热,与半夏、生姜为伍,可和胃降逆。当归、芍药、川芎养血调
肝以解郁,芍药与甘草相协,又能缓急止痛。
3.发汗后,烧针令其汗,针处被寒,核起而赤者,必发奔豚,
气从少腹上至心,灸其核上各一壮,与桂枝加桂汤主之。
桂枝加桂汤方
桂枝五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,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
上五味,以水七升,微火煮取三升,去萍,温服一升。
【点评】此节论述阳气虚弱,阴寒上冲之奔豚病的证治。本证
内外两法同治,以艾炷外灸其核,温散阴寒,内服桂枝加桂汤,
以调和阴阳,平冲降逆。
4.发汗后,脐下悸者,欲作奔豚,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。
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
茯苓半斤 甘草二两,炙 大枣十五枚 桂枝四两
上四味,以甘澜水一斗,先煮茯苓,减二升,内诸药,煮取三
升,去滓,温服一升,日三服。甘澜水法:取水二斗,置大盆内,以构扬之,水
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,取用之。
【点评】本证与桂枝加桂汤证同属汗后阳虚阴乘发作奔豚,两
者区别在于有无水饮。桂枝加桂汤证是汗后阳虚,阴气乘虚上
冲,故重用桂枝温阳降逆平冲;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则是汗后
阳虚,水饮内动而致,故重用茯苓健脾利水。
上一篇:
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
下一篇:
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
点击免费电话咨询:15273184988
联系我们-福布斯在线客服电话19048888882 湘ICP备19002683号-1
电话:0731-84425552 电话:15387483147
手机:15273184988
地址:凤亭社区网船班小区(长沙市开福区)
技术支持:
智优营家
首页
一键拨号
联系我们
在线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