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本草合集
中医经典
抗疫清冠
养生保健
疗养技法
龙凤呈祥
查病理疗
疗养旅游
名医方剂
首页
>>
名医方剂
>>
名家方剂
>>
查看详情
桂枝汤《伤寒论》
2020-04-30 12:43:08
桂枝汤《伤寒论》
【组成】桂枝三两
(9g)
芍药三两
(9g)
甘草,二两
(6g)
生姜三两
(9g)
大枣十二枚
(6)
【用法】水煎温服,服后进少量热粥或开水,穿衣或盖被使微汗出,并避风寒
(原方五味吹咀,以水七升,微火取煮取三升,适寒温,服一升。服已须,啜热稀粥一升余,以助药力。温覆令一时许,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,不可令如水流漓,病必不除。若一服汗出病搓,停后服,不必尽剂;若不汗,更服如前法;又不汗,后服小促其间,半日许,令三服尽。若病重者,一日一夜服,周时观之,服一剂尽,病证犹在者,更作服;若汗不出,乃服至二三剂。禁生冷、粘滑、肉、面、五辛、酒酪、臭恶等物)。
【功效】
_解肌发表,调和营卫。
【主治】外感风寒表虚证。症见头痛发热,汗出恶风,鼻鸣干呕,苔白不渴,脉浮缓或浮弱者。
【方解】本方是为外感风寒表虚证而设。所谓外感风寒表虚证,就是《伤寒论》所说的
“太阳中风”,此证是由于风寒束表,营卫不和”所致。因风寒袭表,导致邪正相争,故出现头痛,发热,思风,脉浮;风寒袭表,使肺胃气机不和,故出现鼻鸣干呕:营卫不和,卫阳不能外固,营阴不能内守,故汗出、脉浮面缓。治疗上应以解肌发表,调和营卫为法。方中桂枝辛甘温,辛温以解肌发汗,甘温以扶助卫阳,为君药。营阴外泄,故又选用益阴敛汗之白芍为臣,敛固外泄之营阴,与桂枝相配,一散一收,既能外散在表之风寒,又能敛固外泄之营阴,并可使桂枝发汗而不过汗,使祛邪而不伤正,敛阴而不留邪,共奏解肌发汗、调和营卫之效。再以生姜、大枣为佐药,生姜辛温,助桂枝辛散在表之风寒,并能温胃止呕;大枣甘平,能补益脾胃。生姜与大枣相配,既能调和脾胃,又能调和营卫。炙甘草为使药,与桂枝相配辛甘化阳,助阳实卫,有助于抵抗外邪;与芍药相配酸甘化阴,加强敛阴和营之功;与姜、枣相配,和中化生营卫。药仅五味,配伍严谨,散中有收,汗中寓补,所以柯韵伯赞桂枝汤“为仲景群方之冠,乃滋阴和阳,调和营卫,解肌发汗之总方也”。(《伤寒附翼·太阳方总论》)
服法中指出服药后
“略热稀粥”,是借谷气助药力,兼益胃气,以鼓邪外解。“温覆”取其协助取汗。但汗出不宜过多,多汗则易伤阳气。因此,欲其解表,则“啜热稀粥”;但欲其调和营卫以治杂病,则不必如此。
【临床运用】
1.运用要点:发热,恶风,汗出,舌淡红苔白,脉浮缓。
2.普通感冒、流行性感冒等属外感风寒表虚证者;功能性发热、多形红斑、荨麻疹、皮肤瘙痒症等属阴阳失调者,均可用本方治之。
3.本方有调阴阳、和营卫作用,不但可用治外感病症,临床上也可用于治疗自汗、盗汗、失眠、遗精以及产后、病后出现时而身热时而恶寒等内科杂病属阴阳(或营卫)失调者。
4.若素有喘咳,又感受风寒面有桂枝汤证者,可加厚朴、杏仁以下气平喘,名桂枝加厚朴杏子汤(《伤寒论》);若桂枝汤证兼见腹满而大便实者,可倍芍药,加大黄以通便除满,
共奏表里双解之效,名桂枝加大黄汤
(《伤寒论》)。
5.服用本方后,可服热稀粥或热开水以助出汗,但应以微汗出为佳,不宜大汗淋漓,汗出过多易伤阳气。凡伤寒表实证、湿热内蕴证、热邪内盛证、温病初起或酒客脉洪数者均
不宜服用本方。服本方后,不宜食生冷、油腻、恶臭、酒酪等食品。
【附方】
1.桂枝加葛根汤(《伤寒论》)
组成:桂枝二两
(9g)芍药二两(9g)生姜切,三两(9g)
大枣擘,十二枚
(6枚)甘草,二两(6g)葛根四两(20)。功效:解肌发表,生津舒筋。主治:太阳病,项背强几几,反汗出恶风者。
桂枝加葛根汤是桂枝汤加葛根而成,其主治证系因风邪滞于经脉,津液不能输布所致,故加葛根以增强解肌发表,生津舒筋之力。
2.桂枝加龙骨牡蛎汤(《金匮要略》)
组成:桂枝
(9g)
芍药
(9g)
生姜各三两
(9g)
甘草二两
(6g)
大枣十二枚
(6枚)
龙骨
(15g
)牡蛎各三两(15g)。功效:调和阴阳,涩精止遗。主治:阴阳失调。症
见遗精,梦交,少腹弦急,下部觉冷,目眩发落,脉极虚芤迟或诸芤动微紧。
本方和桂枝汤均有调和阴阳的功效,都可用治阴阳失调之证。但桂枝汤尚于调和营卫。
主要用治外感风寒、营卫不和的外感风寒表虚证。而桂枝加龙骨牡蝴汤尚于调和阴阳固湿止、主要用治阴阳失调,梦交遗精等症。
【参考文献摘录】据临床报道:用桂枝汤加味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
40例,结果治愈36例,好转3例,未愈1例,总有效率97.5%,疗程最短为1天,最长5天,服药后均无不良反应,且无汗病人服用本
方后均有微汗
(四川中医,1998、9:42)。
【方歌】
桂枝汤治太阳风,芍药甘草姜枣同,
解肌发表画营卫、表虚自汗服之宜。
【类方比较】
麻黄汤:均能散寒解表,用治
外感风寒表证,症见恶寒,发热,头痛,苔薄白,麦浮。方中麻、桂相须为用,发汗散寒力强,并能宜肺平嘴,为辛温发汗之重剂。适用于外感风寒,兼有肺气失宣而见恶寒发热,无汗而喘,脉浮紧之表实证。
桂枝汤:均能散寒解表,用治
外感风寒表证,症见恶寒,发热,头痛,苔薄白,麦浮。方中桂、芍并用,发汗解表之力较逊,但有调和营卫之力,汗出恶风,脉浮缓之表虚症。
过汗,使祛邪而不伤正,敛阴而不留邪,共奏解肌发汗、调和营卫之效。再以生姜、大枣为佐药,生姜辛温,助桂枝辛散在表之风寒,并能温胃止呕;大枣甘平,能补益脾胃。生姜与大枣相配,既能调和脾胃,又能调和营卫。炙甘草为使药,与桂枝相配辛甘化阳,助阳实卫,有助于抵抗外邪;与芍药相配酸甘化阴,加强敛阴和营之功;与姜、枣相配,和中化生营卫。药仅五味,配伍严谨,散中有收,汗中寓补,所以柯韵伯赞桂枝汤“为仲景群方之冠,乃滋阴和阳,调和营卫,解肌发汗之总方也”。(《伤寒附翼·太阳方总论》)
服法中指出服药后
“略热稀粥”,是借谷气助药力,兼益胃气,以鼓邪外解。“温覆”取其协助取汗。但汗出不宜过多,多汗则易伤阳气。因此,欲其解表,则“啜热稀粥”;但欲其调和营卫以治杂病,则不必如此。
【临床运用】
1.运用要点:发热,恶风,汗出,舌淡红苔白,脉浮缓。
2.普通感冒、流行性感冒等属外感风寒表虚证者;功能性发热、多形红斑、荨麻疹、皮肤瘙痒症等属阴阳失调者,均可用本方治之。
3.本方有调阴阳、和营卫作用,不但可用治外感病症,临床上也可用于治疗自汗、盗汗、失眠、遗精以及产后、病后出现时而身热时而恶寒等内科杂病属阴阳(或营卫)失调者。
4.若素有喘咳,又感受风寒面有桂枝汤证者,可加厚朴、杏仁以下气平喘,名桂枝加厚朴杏子汤(《伤寒论》);若桂枝汤证兼见腹满而大便实者,可倍芍药,加大黄以通便除满,
共奏表里双解之效,名桂枝加大黄汤
(《伤寒论》)。
5.服用本方后,可服热稀粥或热开水以助出汗,但应以微汗出为佳,不宜大汗淋漓,汗出过多易伤阳气。凡伤寒表实证、湿热内蕴证、热邪内盛证、温病初起或酒客脉洪数者均
不宜服用本方。服本方后,不宜食生冷、油腻、恶臭、酒酪等食品。
【附方】
1.桂枝加葛根汤(《伤寒论》)
组成:桂枝二两
(9g)芍药二两(9g)生姜切,三两(9g)
大枣擘,十二枚
(6枚)甘草,二两(6g)葛根四两(20)。功效:解肌发表,生津舒筋。主治:太阳病,项背强几几,反汗出恶风者。
桂枝加葛根汤是桂枝汤加葛根而成,其主治证系因风邪滞于经脉,津液不能输布所致,故加葛根以增强解肌发表,生津舒筋之力。
·营卫不和——指表虚自汗的病理现象。卫是指具有防御功能的体表阳气,营是指行于脉中的水谷精
微,具有营养作用,又称营阴,是汗液的物质基础。在正常情况下,营阴守于内,作为卫阳的基础,卫用
这种病理现象,即称为营卫不和。
行于外,作为营阴的护卫,如果营卫的这种功能受到破坏,则可出现卫失固守,营阴外泄的表虚自汗现象,
·32·
2.桂枝加龙骨牡蛎汤(《金匮要略》)
组成:桂枝
(9g)
芍药
(9g)
生姜各三两
(9g)
甘草二两
(6g)
大枣十二枚
(6枚)
龙骨
(15g
)牡蛎各三两(15g)。功效:调和阴阳,涩精止遗。主治:阴阳失调。症
见遗精,梦交,少腹弦急,下部觉冷,目眩发落,脉极虚芤迟或诸芤动微紧。
本方和桂枝汤均有调和阴阳的功效,都可用治阴阳失调之证。但桂枝汤尚于调和营卫。
主要用治外感风寒、营卫不和的外感风寒表虚证。而桂枝加龙骨牡蝴汤尚于调和阴阳固湿止、主要用治阴阳失调,梦交遗精等症。
【参考文献摘录】据临床报道:用桂枝汤加味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
40例,结果治愈36例,好转3例,未愈1例,总有效率97.5%,疗程最短为1天,最长5天,服药后均无不良反应,且无汗病人服用本
方后均有微汗
(四川中医,1998、9:42)。
【方歌】
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,白,聚贷
解肌发表画惹卫、表虚自汗服之宜。
【类方比较】
均能散寒解表,用
|方中麻、桂相须为用,发汗散寒力强,并能宜肺平嘴,为辛温发汗之重剂。适麻黄汤治外感风寒表证,用于外感风寒,兼有肺气失宣而见恶寒发热,无汗而喘,脉浮紧之表实证症见恶寒,发热,头方中桂、芍并用,发汗解表之力较逊,但有调和营卫之功。适用于外感风
桂枝汤痛,薄白,脉浮寒,营卫不和而见发热头痛,汗出恶风,脉浮缓之表虚证
九味羌活汤《此事难知》
【组成】羌活防风苍术
(各12g)
细辛
(4g)
川芎白芷生地黄
黄芩甘草
(各10g)
原书未著用量
【用法】水煎服
(原方九味,咬咀,水煎服,若急汗热服,以羹粥投之;若缓汗温暖。而不用汤(粥)投之也)。
【功效】发汗祛湿,兼清里热。
[主治】外感风寒湿邪,兼有里热证。症见恶寒发热,肌表无汗,头痛项强、肢体酸楚疼痛,口苦微渴,舌苔白或微黄,脉浮。
【方解】本方为外感风寒湿邪,内有蕴热之证而设。风寒束表,卫阳被遢,故恶寒,发热,无汗,头痛,脉浮;湿邪内阻经络,气血运行不畅,故肢体酸楚疼痛;兼有里热,故口苦,微渴,苔微黄。治法上应以发散风寒湿邪为主,兼清里热。方中用辛苦温的羌活为君,其气芳香,上行发散,长于散风寒湿邪而止痹痛,是治疗风寒湿邪在表之要药。防风辛甘
温,为风药中之润剂,能祛风除湿,散寒止痛;苍术辛苦温燥,发汗除湿,两药相配,协助
君药散寒除湿止痛,共为臣药。细辛、白芷、川芎散寒祛风,宣痹止痛以治头身疼痛;生
地、黄芩清泄里热,生地并能养阴生津,又可防上述诸药之辛燥伤津。以上五味共为佐药。
甘草调和诸药为使。以上诸药,一走表,一走里,互不相制,共成发汗祛湿,兼清里热之剂。
本方配伍特点是升散药与清热药的结合运用,以升散药为主,清热药为辅,两者相配,
使升散药升而不峻,清热药寒而不滞湿。
【临床运用】
1.运用要点:恶寒发热,头痛无汗,肢体酸痛,口苦微渴,脉浮。·33·
“太阳中风”,此证是由于风寒束表,营卫不和”所致。因风寒袭表,导致邪正相争,故出现头痛,发热,思风,脉浮;风寒袭表,使肺胃气机不和,故出现鼻鸣干呕:营卫不和,卫阳不能外固,营阴不能内守,故汗出、脉浮面缓。治疗上应以解肌发表,调和营卫为法。方中桂枝辛甘温,辛温以解肌发汗,甘温以扶助卫阳,为君药。营阴外泄,故又选用益阴敛汗之白芍为臣,敛固外泄之营阴,与桂枝相配,一散一收,既能外散在表之风寒,又能敛固外泄之营阴,并可使桂枝发汗而不过汗,使祛邪而不伤正,敛阴而不留邪,共奏解肌发汗、调和营卫之效。再以生姜、大枣为佐药,生姜辛温,助桂枝辛散在表之风寒,并能温胃止呕;大枣甘平,能补益脾胃。生姜与大枣相配,既能调和脾胃,又能调和营卫。炙甘草为使药,与桂枝相配辛甘化阳,助阳实卫,有助于抵抗外邪;与芍药相配酸甘化阴,加强敛阴和营之功;与姜、枣相配,和中化生营卫。药仅五味,配伍严谨,散中有收,汗中寓补,所以柯韵伯赞桂枝汤“为仲景群方之冠,乃滋阴和阳,调和营卫,解肌发汗之总方也”。(《伤寒附翼·太阳方总论》)
服法中指出服药后
“略热稀粥”,是借谷气助药力,兼益胃气,以鼓邪外解。“温覆”取其协助取汗。但汗出不宜过多,多汗则易伤阳气。因此,欲其解表,则“啜热稀粥”;但欲其调和营卫以治杂病,则不必如此。
【临床运用】
1.运用要点:发热,恶风,汗出,舌淡红苔白,脉浮缓。
2.普通感冒、流行性感冒等属外感风寒表虚证者;功能性发热、多形红斑、荨麻疹、皮肤瘙痒症等属阴阳失调者,均可用本方治之。
3.本方有调阴阳、和营卫作用,不但可用治外感病症,临床上也可用于治疗自汗、盗汗、失眠、遗精以及产后、病后出现时而身热时而恶寒等内科杂病属阴阳(或营卫)失调者。
4.若素有喘咳,又感受风寒面有桂枝汤证者,可加厚朴、杏仁以下气平喘,名桂枝加厚朴杏子汤(《伤寒论》);若桂枝汤证兼见腹满而大便实者,可倍芍药,加大黄以通便除满,
共奏表里双解之效,名桂枝加大黄汤
(《伤寒论》)。
5.服用本方后,可服热稀粥或热开水以助出汗,但应以微汗出为佳,不宜大汗淋漓,汗出过多易伤阳气。凡伤寒表实证、湿热内蕴证、热邪内盛证、温病初起或酒客脉洪数者均
不宜服用本方。服本方后,不宜食生冷、油腻、恶臭、酒酪等食品。
【附方】
1.桂枝加葛根汤(《伤寒论》)
组成:桂枝二两
(9g)芍药二两(9g)生姜切,三两(9g)
大枣擘,十二枚
(6枚)甘草,二两(6g)葛根四两(20)。功效:解肌发表,生津舒筋。主治:太阳病,项背强几几,反汗出恶风者。
桂枝加葛根汤是桂枝汤加葛根而成,其主治证系因风邪滞于经脉,津液不能输布所致,故加葛根以增强解肌发表,生津舒筋之力。
·营卫不和——指表虚自汗的病理现象。卫是指具有防御功能的体表阳气,营是指行于脉中的水谷精
微,具有营养作用,又称营阴,是汗液的物质基础。在正常情况下,营阴守于内,作为卫阳的基础,卫用
这种病理现象,即称为营卫不和。
行于外,作为营阴的护卫,如果营卫的这种功能受到破坏,则可出现卫失固守,营阴外泄的表虚自汗现象,
·32·
“太阳中风”,此证是由于风寒束表,营卫不和”所致。因风寒袭表,导致邪正相争,故出现头痛,发热,思风,脉浮;风寒袭表,使肺胃气机不和,故出现鼻鸣干呕:营卫不和,卫阳不能外固,营阴不能内守,故汗出、脉浮面缓。治疗上应以解肌发表,调和营卫为法。方中桂枝辛甘温,辛温以解肌发汗,甘温以扶助卫阳,为君药。营阴外泄,故又选用益阴敛汗之白芍为臣,敛固外泄之营阴,与桂枝相配,一散一收,既能外散在表之风寒,又能敛固外泄之营阴,并可使桂枝发汗而不过汗,使祛邪而不伤正,敛阴而不留邪,共奏解肌发汗、调和营卫之效。再以生姜、大枣为佐药,生姜辛温,助桂枝辛散在表之风寒,并能温胃止呕;大枣甘平,能补益脾胃。生姜与大枣相配,既能调和脾胃,又能调和营卫。炙甘草为使药,与桂枝相配辛甘化阳,助阳实卫,有助于抵抗外邪;与芍药相配酸甘化阴,加强敛阴和营之功;与姜、枣相配,和中化生营卫。药仅五味,配伍严谨,散中有收,汗中寓补,所以柯韵伯赞桂枝汤“为仲景群方之冠,乃滋阴和阳,调和营卫,解肌发汗之总方也”。(《伤寒附翼·太阳方总论》)
服法中指出服药后
“略热稀粥”,是借谷气助药力,兼益胃气,以鼓邪外解。“温覆”取其协助取汗。但汗出不宜过多,多汗则易伤阳气。因此,欲其解表,则“啜热稀粥”;但欲其调和营卫以治杂病,则不必如此。
【临床运用】
1.运用要点:发热,恶风,汗出,舌淡红苔白,脉浮缓。
2.普通感冒、流行性感冒等属外感风寒表虚证者;功能性发热、多形红斑、荨麻疹、皮肤瘙痒症等属阴阳失调者,均可用本方治之。
3.本方有调阴阳、和营卫作用,不但可用治外感病症,临床上也可用于治疗自汗、盗汗、失眠、遗精以及产后、病后出现时而身热时而恶寒等内科杂病属阴阳(或营卫)失调者。
4.若素有喘咳,又感受风寒面有桂枝汤证者,可加厚朴、杏仁以下气平喘,名桂枝加厚朴杏子汤(《伤寒论》);若桂枝汤证兼见腹满而大便实者,可倍芍药,加大黄以通便除满,
共奏表里双解之效,名桂枝加大黄汤
(《伤寒论》)。
5.服用本方后,可服热稀粥或热开水以助出汗,但应以微汗出为佳,不宜大汗淋漓,汗出过多易伤阳气。凡伤寒表实证、湿热内蕴证、热邪内盛证、温病初起或酒客脉洪数者均
不宜服用本方。服本方后,不宜食生冷、油腻、恶臭、酒酪等食品。
【附方】
1.桂枝加葛根汤(《伤寒论》)
组成:桂枝二两
(9g)芍药二两(9g)生姜切,三两(9g)
大枣擘,十二枚
(6枚)甘草,二两(6g)葛根四两(20)。功效:解肌发表,生津舒筋。主治:太阳病,项背强几几,反汗出恶风者。
桂枝加葛根汤是桂枝汤加葛根而成,其主治证系因风邪滞于经脉,津液不能输布所致,故加葛根以增强解肌发表,生津舒筋之力。
2.桂枝加龙骨牡蛎汤(《金匮要略》)
组成:桂枝
(9g)
芍药
(9g)
生姜各三两
(9g)
甘草二两
(6g)
大枣十二枚
(6枚)
龙骨
(15g
)牡蛎各三两(15g)。功效:调和阴阳,涩精止遗。主治:阴阳失调。症
见遗精,梦交,少腹弦急,下部觉冷,目眩发落,脉极虚芤迟或诸芤动微紧。
本方和桂枝汤均有调和阴阳的功效,都可用治阴阳失调之证。但桂枝汤尚于调和营卫。
主要用治外感风寒、营卫不和的外感风寒表虚证。而桂枝加龙骨牡蝴汤尚于调和阴阳固湿止、主要用治阴阳失调,梦交遗精等症。
【参考文献摘录】据临床报道:用桂枝汤加味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
40例,结果治愈36例,好转3例,未愈1例,总有效率97.5%,疗程最短为1天,最长5天,服药后均无不良反应,且无汗病人服用本
方后均有微汗
(四川中医,1998、9:42)。
【方歌】
桂枝汤治太阳风,芍药甘草姜枣同,
解肌发表调营卫、表虚自汗服之宜。
【类方比较】
均能散寒解表,
用
治外感风寒表证,症见恶寒,发热,头痛,苔薄白,脉浮。
麻黄汤:方中麻、桂相须为用,发汗散寒力强,并能宜肺平嘴,为辛温发汗之重剂。适麻黄汤,用于外感风寒,兼有肺气失宣而见恶寒发热,无汗而喘,脉浮紧之表实证。
桂枝汤:方中桂、芍并用,发汗解表之力较逊,但有调和营卫之功。适用于外感风寒,
营卫不和而见发热头痛,汗出恶风,脉浮缓之表虚证。
,
上一篇:
第一节 辛温解表 麻黄汤 《伤寒论》
下一篇:
第一节 九味羌活汤《此事难知》
点击免费电话咨询:15273184988
联系我们-福布斯在线客服电话19048888882 湘ICP备19002683号-1
电话:0731-84425552 电话:15387483147
手机:15273184988
地址:凤亭社区网船班小区(长沙市开福区)
技术支持:
智优营家
首页
一键拨号
联系我们
在线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