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本草合集
中医经典
抗疫清冠
养生保健
疗养技法
龙凤呈祥
查病理疗
疗养旅游
名医方剂
首页
>>
中医经典
>>
金匮要略
>>
查看详情
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
2020-05-07 13:49:20
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
1.厥阴之为病,消渴,气上冲心①,心中疼热,饥而不欲食,食
即吐,下之不肯止。
【点评】
此节与《伤寒论》厥阴病提纲证条文基本相同,因亦
有消渴症状,列于此,以便与杂病中的消渴相鉴别。
2.寸口脉浮而迟,浮即为虚,迟即为劳;虚则卫气不足,劳则
营气竭。
趺阳脉浮而数,浮即为气②
,数即消谷而大坚 ③一作紧;气盛则瘦
数,溲数即坚,坚数相搏,即为消渴。
3.男子消渴,小便反多,以饮一斗,小便一斗,肾气丸主之。方
见脚气中。
【点评】以上
2节论述消渴病的病机及证治。消渴病名见于
《内经》,如 《素问
·奇病论》云:“肥者令人内热,甘者令人中
满,故其气上逆,转为消渴。
”后人根据其证候及病理变化,分为
上、中、下三消,上消属肺,即《素问
·气厥论》:“心移热于
肺,传为鬲消。
”中消属胃,即《灵枢·师传》:“胃中热则消谷,
令人悬心善饥。
”下消属肾,即《素问·刺热论》:“肾热病,……
苦渴,数饮身热
”以及《灵枢·邪气病形》:“肾脉……微小为
消瘅。
”
-------------
①冲心:《伤寒论》作“撞心”;“食即吐”后有“蛔”字;“不肯止“作“利不止”。
②浮即为气;趺阳脉浮,是胃中热气熏蒸,故云:“浮即为气”。
③大坚:此指大便坚硬。
张仲景在本篇第
2节是从寸口与趺阳脉阐述上、
中消的病
机。寸口脉浮而迟,反映了营卫虚竭,心热移肺,日久形成虚劳
内热之上消病。趺阳脉浮而数,反映了胃热气盛之中消病。
第
3
节论述肾气虚下消的证治,首创用肾气九温补肾气治疗消渴病。
4.脉浮,小便不利,微热消渴者,宜利小便发汗,五苓散主之。方见
上
5.渴欲饮水,水人则吐者,名曰水逆,五苓散主之。方见上。
【点评】以上
2节亦均见于《伤寒论》,以气不化津所致的小便
不利,渴欲饮水为症状特点,故取五苓散化气行水。
6.渴欲饮水不止者,文蛤散主之。
文蛤散方
文蛤五两
上一味,杵为散,以沸汤五合,和服方寸匕。
【点评】
本节亦见于《伤寒论》,论述阴虚燥热消渴的证治。
文蛤散味咸性寒,能除热润下,生津止渴。
7.淋之为病,小便如粟状①,小腹弦急,痛引脐中。
【点评
】此节论述以石淋为主的淋病特征。
8.跌阳脉数,胃中有热,即消谷引食,大便必坚,小便即数。
【点评】
多数注家认为,本节是接第2节之后,继续论述消渴
的病机与脉证。而陈念祖指出
“此言淋病由于胃热下注,与消渴
异流而同源。
”证之临床,淋证亦有因胃中燥热所致者。此两种解
释可互参。
-------------
(1)小便如粟状:粟,粟米也,谓物之微小。全句指小便排出细小如粟米屑状之物。
9.淋家不可发汗,发汗则必便血①。
10.小便不利者,有水气,其人若渴②,栝楼瞿麦丸主之。
栝楼瞿麦丸方
栝楼根二两 茯苓 薯蓣各三两 附子一枚,炮 瞿麦一两
上五味,末之,炼蜜丸 梧子大。饮服三丸,日三服;不知,增至
七八丸,以小便利,腹中温为知。
【点评】对于本方证,尤怡在《金匮要略心典》中指出:
“此
下焦阳弱气冷,而气化不行之证,故以附子益阳气,茯苓、
瞿麦行水气。观方后云,腹中温为知,可以推矣。其人若渴,
则是水寒偏结于下,而燥火独聚于上。故更以薯蓣、栝楼根,
除热生津液也,夫上浮之焰,非滋不息,下积之阴,非温不
消,而寒润辛温,并行不悖,此方为良法。
”《医宗金鉴·订
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
·消渴小便利淋病》说:“小便不利,
水蓄于膀胱也。其人苦渴,水不化生津液也。以薯蓣、花粉
之润燥生津,而苦渴自止;以茯苓、瞿麦之渗泄利水,而小
便自利;更加炮附宣通阳气,上蒸津液,下行水气,亦肾气
丸之变制也。
”
综合以上各论,认为本条是因为下焦阳气衰微而致水滞不
行,小便不利,阳虚不能蒸水化气,因而上焦出现燥渴症状。因
此,《医宗金鉴》把栝楼瞿麦丸看作肾气丸之变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
①便血:指小便出血。
②若渴:“若”诸家注本作“苦”,苦渴,即口渴极甚之意。
栝楼瞿麦丸中有肾气丸之组成部分,即制附子 、茯苓、著蓣。本篇肾气丸证有
“男子消渴…肾气丸主之”之论述,下焦
阳虚气化不利,不能蒸腾津液则致口渴,取肾气丸温阳化气行
水, 其渴自解。但需要指出的是,与肾气丸组方相比,栝楼瞿麦
丸方中却用了性味苦寒,最能清热生津止渴的栝楼根做总领,再
以大清湿热,最能利尿的瞿麦为辅,并冠名以栝楼瞿麦丸,说明
仲景组方另具深意。
考栝楼根,仲景用方有五,除了本方外,还有栝楼桂枝汤、
柴胡桂枝干姜汤、牡蛎泽泻散、栝楼牡蛎散。 栝楼桂枝汤是为柔
痉而设,主用栝楼根清热生津, 柔润筋脉。柴胡桂枝干姜汤为少
阳病夹痰饮者而设,用栝楼根清热养阴生津。攻逐水饮的牡蛎泽
泻散,方虽以泽泻、海藻、 蜀漆、葶苈、 商陆等攻逐水邪,而尤
以栝楼根配牡蛎,既可养阴清热散结,又能益胃生津。栝楼牡蛎
散为
“百合病,渴不差者”而设,取栝楼根清热生津。可见,仲
景用栝楼根,是取其清热养阴生津之用。由此可知,栝楼瞿麦丸
证之
“苦渴”,一方面是因为下焦阳虚,气不化津上腾,另一方
面是热邪伤阴,阴伤津亏。
再看瞿麦,《神农本草经》言其
“主关格癃结,小便不通。”
明
·缪希雍在《神农本草经疏》中疏注“其微苦寒……去肾家湿
热。
”唐·甄权《古今录验方》载瞿麦汤(瞿麦、甘草、滑石、葵
子、石韦
)“疗伤寒热盛,小便不利。”该书治疗淋证的瞿麦散、
榆皮汤,疗石淋的滑石散、延命散等方中均有瞿麦。宋《太平惠
民和剂局方》用本品与篇蓄、木通、车前子同用,如八正散;治
小便淋沥有血,则与栀子、甘草等同用,如立效散。临床实践也
证明,瞿麦苦寒,能清心热,利小肠、膀胱湿热。主要用于热
淋、血淋、砂淋、尿血、小便不利等。
通过以上的分析,以方测证, 可以认为本方所主证候除了下
焦阳虚外,还有湿热伤阴,
可概括为
“下焦阳虚湿热伤阴证”。
究其病机,或本有下焦肾阳亏虚,阳虚不能化阴,水湿内停,阻
遏气机化火,火与湿合,湿热积聚,进而伤阴,导致阳虚湿热伤
阴证;抑或慢性湿热淋证,反复发作, 持续不愈,湿热蕴结不
解,一方面湿热伤阴,另一方面因失治误治,日久必耗伤正气,
致脾肾亏虚,形成湿热蕴阻不解,阴阳亏虚证。
本方证寒热错杂,虚实夹杂,原文提出
“小便不利”,因兼
有湿热蕴阻而多有淋沥涩痛或伴有血尿;湿热伤阴,加之下焦阳
虚,气化不利,津不上乘,则口渴甚。肾阳亏虚可见腹中不温,
舌淡胖,苔白腻或黄腻,脉沉细滑等。本方寒温并用,通补合
施,组方精妙。以栝楼根清热生津润燥,合以炮附子温肾化气,
瞿麦利水清热通淋,山药健脾养阴,茯苓淡渗利湿。诸药合用,
润燥以滋上源,温肾以助气化,并能清热利湿通淋。
陶保荪在《金匮要略易解》 中称
“此方应付在虚实标本错综夹
杂之间,恰到好处。倘能深入领会制方精神,善于加减变化,则
治消渴固可,治淋病也无不可,故后世治消渴和淋病方子虽多,
无不从此发展出来。
”从临床来看,本方主要用于消渴、淋证和小
便不利病证。
11.小便不利,蒲灰散主之;滑石白鱼散,茯苓戎盐汤并主之。
蒲灰散方
蒲灰七分 滑石三分
上二味,杵为散,饮服方寸匕,日三服。
滑石白鱼散方
滑石二分 乱发二分,烧白鱼二分
上三味,杵为散,饮服方寸匕,日三服。
茯苓戎盐汤方
茯苓半斤 白术二两 戎盐弹丸大一枚
上三味(1)
【点评】此节对小便不利提出三种治方。三方主治有轻重虚实
之不同,蒲灰散有化瘀利窍,清热利湿之功,主治湿热瘀结,膀
胱气化不利所致的小便不利、淋病。滑石白鱼散有散瘀止血,清
热利湿之功,主治湿热瘀结于下焦血分所致的小便不利、淋病和
溺血。茯苓戎盐汤具温肾健脾,渗利水湿之功,主治脾肾虚弱,
气化不利,下焦湿热较轻的小便不利证。
以上三方均以利小便为主 ,又能兼治淋病和溺血。 其中蒲
灰、乱发、白鱼、戎盐,皆非一般通利之品,均可入血分,示人
治小便不利,当在行气利水于活血化瘀中求之。《备急千金要
方》《外台秘要》治淋之方,亦多用蒲灰、乱发、白鱼、戎盐与滑
石配伍,临证时值得效法。
12.渴欲饮水,口干舌燥者,白虎加人参汤主之。方见中喝中。
【点评】此节论述肺胃热盛,气津两伤消渴的证治。后世医家
用白虎加人参汤治疗上消证,如喻昌在《医门法律》说:
“此治火
热伤其肺胃,清热救渴之良剂也。故消渴病在上焦者,必取用
之。东垣以治膈消。洁古以治能食而渴者。
”
13.脉浮发热,渴欲饮水,小便不利者,猪苓汤主之。
猪苓汤方
猪苓去皮
茯苓
阿胶
滑石 泽泻各一两
上五味,以水四升,先煮四味,取二升,去滓,内胶烊消,温服七合,日三服。
---------------
①
上三味:《四部备要》本
“右三味”后,有“先将茯苓、白术煎成,人戎盐再,分温
三
”等字,宜从。
【点评】此节论述水热互结,郁热伤阴的小便不利的证治。猪
苓汤具有滋阴液、清气热、利水湿的功效。方中猪苓、滑石利湿
清热,茯苓、泽泻淡渗利水,阿胶滋阴润燥,五药合用,渗利与
清热养阴并举,利水而不伤阴,滋阴而不敛邪,使水气去,邪热
清,阴液复,则病解。
上一篇:
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
下一篇:
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
点击免费电话咨询:15273184988
联系我们-福布斯在线客服电话19048888882 湘ICP备19002683号-1
电话:0731-84425552 电话:15387483147
手机:15273184988
地址:凤亭社区网船班小区(长沙市开福区)
技术支持:
智优营家
首页
一键拨号
联系我们
在线留言